【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】搬出大山 走向“金山”
夏季的賀蘭山東麓郁郁蔥蔥。每天早上,山腳下的銀川市永🤑甯縣閩甯鎮車流滾滾,不少村民騎着摩托車或開車去💫附近的酒莊上班。38歲的原隆村村民劉莉就是上班大軍中的一員。
1996年,黨中央、國務院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,福建對口支援甯夏。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任幫扶甯夏領導小組🧛🏾♀️組長,牽頭負責對口幫扶😵💫甯夏工作。次年,習近平🧑🏻❤️🧑🏼到甯夏考察,推動幫扶工作。此後,習近平提出了🛀🏼建設閩甯村的設想。村子選址😘和名字都是習近平定的。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福建省的大力支持下,甯夏南部貧困山區數萬名群衆陸續😘進行易地扶貧搬遷,落戶閩甯鎮。為讓移民“搬得出,穩得住,逐🛌🏻步能緻富”,政府為移民建設了美麗新村,還精心配套了脫貧産業。葡萄酒産業就是脫貧效果*好的支柱産業之一。
自2013年從南部山區移民搬遷下來後,劉莉在附近的立蘭酒莊已經上了七八年班。由于聰明勤快,加上文化程度㊙️較高,她很快便成為立蘭酒莊的骨幹人員,專門負責葡萄酒釀造生産,月工資5000多元。她的丈夫也在酒莊做葡萄樹種植和🧑🏽🎄管理工作,月工資5000多元,夫妻倆年收入超過10萬👩🏼❤️👨🏾元,迅速脫貧,過上了小康生活。
不僅年輕人好就業,移民中的“4050”人員也都順利就業🤑。因💌為酒莊除了葡萄酒釀造和銷售,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種葡萄。會種地就能種葡萄樹,這就解決了🛌🏻“4050”人員的就業難題。僅原隆村在酒莊就業的村民就達數千人。一人一年🏃🏿♀️➡️收入兩三萬元,比在老家高出數倍,生活大幅改善。
2016年7月,一直牽挂着甯夏南部山區移民的習近平總書記到閩👼🏾甯鎮原隆村考察調研,他充分肯定移民搬遷的成效,祝願鄉親們生活越來越好。
經過20多年的不懈奮鬥,昔日荒涼貧窮的“幹沙灘”變成了生态美好、産業興旺的“金山”。閩甯鎮由*初8000多人發展到6.6萬🛀🏼人,年人均😜可支🧑🏾🎄配收入由移民之初的5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4961元。
“我們将牢記總書記的囑托,繼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,建設保護好生态,做好産業升級,努力實現鄉村💞振興。”原隆🛌🏻村駐村*書記王庭滿懷信心地說。(記者 拓兆兵)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内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内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删除!